在央视揭秘中国足球“扫黑”行动的纪录片映入眼帘之际,一连串的足球丑闻如同炸弹般爆发,震惊了世人。伴随着这些黑幕的揭露,一批涉事俱乐部也纷纷浮出水面。幸运的是,河北华夏幸福与武汉卓尔这两支曾深度卷入假球案的球队已经名存实亡;而李铁曾经收购并暗中勾结足协操作的深圳队,也正滑向毁灭的深渊。他们似乎都在应验那句古老的话语: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河北华夏幸福,作为中国足球近十年间最臭名昭著的球队,根据李铁的供词,自2015年担任主教练以来,俱乐部高层便主动要求他利用人脉助球队涉足假球,这无疑是将李铁推入深渊的导火索。在李铁的带领下,华夏幸福取得的一系列胜利背后,隐藏着大量的假球黑幕。
成功超越对手后,华夏幸福与足协勾结,公然破坏行业规则,在非转会期内注册球员,却未受到任何惩处。更甚者,华夏幸福不惜重金打造中国足球史上最高溢价的转会,将球员身价炒到亿元大关;与世界顶级外援的签约,更是彻底打乱了中超的转会秩序。这些行为的恶果至今仍在影响着中国足球。

武汉卓尔在李铁“推销”假球时,竟然毫无拒绝之意,反而“欣然接受”,一路超越假球。随后,李铁与武汉卓尔达成“利益联盟”,协助李铁贿赂国足主教练,并将球员输送至国足,企图从中获利。然而,由于利益分配不均,双方关系破裂,导致了“李铁案”的爆发。武汉卓尔虽然一直以受害者形象示人,但其实与李铁并无二致。
深圳队在2015年的甲级假球案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帮助华夏幸福超越。在中超期间,俱乐部向时任足协负责人输送了大量金钱利益,成功黑掉了天津天海的中超资格,填补了冲超空缺,涉案金额高达数千万。
2022赛季中超联赛落幕,河北华夏幸福和武汉卓尔宣布解散;虽然深圳队仍在苦苦挣扎,但面临着严峻的内外交困,几乎无法通过今年的足总准入。这些“害群之马”的覆灭,无疑为后来的球队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