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记者笔下,2023年的中超联赛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生存与成长成为焦点,这一话题至少在未来两三年内将持续热议。在竞技领域,中超展现出了积极态势,比赛的激烈程度和球员的投入都在增加。不过,由于投入和青训等条件的限制,中超的竞技水平恢复尚需时日,这是一个需要逐步改进的过程。
前路漫漫,但曙光已现。2023赛季,中超赛场迎来了4763464名热情的球迷。在俱乐部市场方面,北京国安和成都蓉城的门票一票难求,而天津津门虎、山东泰山、上海申花等球队的球市同样火爆,形成了一幅热闹非凡的景象。青岛海牛、大连人等俱乐部也表现出色,16家俱乐部中,有13家场均观众超过15000人。
球迷的热情回归,预示着中超的蓬勃发展。政府也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因为球迷的欢呼声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众多球迷的支持下,北京国安和成都蓉城成为了观众心中的“金牌市场”,两家俱乐部在476万人次的观众中占据了近1/4。其中,北京国安15场主场比赛吸引了656531人次,成都蓉城15场比赛吸引了520590人次。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大运会的影响,成都蓉城尚未在凤凰山专业足球场进行三场比赛,如果全部比赛都在该场地进行,成都蓉城的球迷数据可能会达到惊人的58万人次。
天津津门虎和山东泰山的主场观众人数超过40万,上海申花则接近40万。这些球队与北京国安、成都蓉城一起,构成了2023年中超的五大“金牌市场”。此外,还有八支球队,包括大连人、青岛海牛、河南、长春亚泰、武汉三镇、上海港口、南通支云、梅州客家,它们的场均观众人数超过22万。
然而,并非所有球队都能享受到这样的热度。浙江、沧州狮子和深圳等球队的上座率相对较低。特别是浙江,由于亚运会的举办,球队一直在湖州比赛,人口相对较少,粉丝基础薄弱,难以提升上座率。沧州狮子从石家庄搬迁至沧州后,粉丝认同感不足,加上经济问题,上座率也受到影响。深圳队早早锁定降级席位,比赛结果多以失利告终,但即便如此,球迷的平均上座率仍然达到了近8000人,这已经相当不错了。
尽管如此,2023赛季的中超球市整体较为稳定。北京国安和成都蓉城的比赛门票一票难求,这反映出中超市场的潜力。专业足球场的建设也为中超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除了山东泰山外,其他五大金牌市场的俱乐部都拥有专业体育场。大连人和青岛海牛也在这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大连梭鱼湾专业足球场的大连人数已经达到了3万人,而大连体育中心和普湾体育场的观众人数分别只有14000人和12000人。天津津门虎在主城区(奥体)和新区(泰达专业足球场)的平均座位数相当接近,这也体现了专业体育场的吸引力。
球迷的热情回归,不仅带来了喜悦,也推动了体育文化的创新。体育场的颜色逐渐趋于统一,如北京工体的绿色、济南奥体的橙色,为观众带来了美好的视觉享受。此外,特殊粉丝文化也日益丰富,以成都凤凰山为代表的赛后合唱和灯光秀,让足球比赛充满了音乐会的奇妙感觉。在济南奥体北看台,“weareone”谢场仪式更是令人兴奋。
青岛海牛业务的副总经理冯文静在赛季初与青岛几家企业谈判时,对方只是表示“看看”,但在赛季结束时,他们表示赛季结束后可以好好聊聊。原因很简单,近27万人参加了青春足球场的比赛。三镇有3.3万人上座,齐鲁德比有近3万观众。在海港、国安、蓉城等球队的比赛现场,观众人数约为2.5万人。这些数据都为潜在的赞助商提供了机会。
中超联赛的赞助商谈判在赛季初一度陷入困境,但随着赛季的进行,潜在赞助商开始表现出兴趣。目前,北京国安和成都蓉城的门票收入(包括其他比赛)应该让俱乐部感到满意。预计天津津门虎、山东泰山、上海申花的门票收入在5000万到8000万之间。
面对中超目前的经济困境,合理的政策支持和地方政府的支持至关重要。但职业联赛的最终发展仍然需要与市场挂钩。如果未来市场能够稳定上升,中超的经济困境无疑将得到缓解,这将带来更多的“内在动力”。
事实上,即使寻求政策支持和地方政府支持,更多的球迷也意味着更重要的话语权。政府自然愿意支持民众喜爱的事物。
2024赛季,中国足联和中超俱乐部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引入更合理、更细致的商业计划,增强对中小赞助商的吸引力;减少商业限制和安全限制,全方位激活比赛日经济;引入更细致、更体验的粉丝服务,让全家人一起看球、亲子看球、朋友看球,包括商业看球,成为主流和时尚。
在粉丝的基础上,中国职业足球将彻底告别金元足球(甚至可以称之为“金主足球”),减少对“政策足球”和“政府足球”的依赖(希望支持但不依赖),进而拥抱更多的市场,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