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足球界曾高居权柄的足协前掌门杜兆才,如今已被司法机关正式收押。随着初步审讯告一段落,他即将面临法律的严惩。自2017年杜兆才执掌足协以来,光阴荏苒,整整六个春秋。昔日足球领域的领军人物,今朝却陷入如此困境。种种悲剧背后,无不令人唏嘘;而正是这类人物,给中国足球留下了难以抹去的伤痕。

2017年盛夏,杜兆才空降足协掌门之位。彼时,蔡振华已被边缘化,杜兆才悄然成为足协的实际掌舵者。上任伊始,他即着手整治备受诟病的“调剂费”体系,不仅未放宽对俱乐部的管控,反而推出了更为严苛的措施,试图堵住所有漏洞,令俱乐部无法逃脱这“高额税负”。
至2020年,广州恒大、北京国安、天津天海等俱乐部向足协缴纳的纠错费累计超过15亿,一度成为杜兆才的“资金池”。然而,这笔资金如今却成了烫手山芋,资金的去向、如何提取,成为一大悬案。这无疑是对杜兆才时期足协领导层“歪风邪气”的巨大挑战,颇具讽刺意味。

杜兆才掌舵足协期间,中超联赛也陷入了长达三年的混乱期,“年年有新策”。他曾试图打造“国家队职业联赛”,后又想组建“国家集训队”,甚至强行从各队选拔球员。在锦标赛期间进行军事化训练,组建所谓的“U25国家队”。这些举措无一例外都以失败告终,却对中超积分榜和赞助商信心造成了毁灭性打击。事实上,这些年中超联赛虽仍处于金元时代,但已经开始走向衰落。
2019年夏天,陈戌源加入足协,杜兆才的独裁局面宣告结束。一时间,陈戌源内应,杜兆才外应。尽管两人表面上一致,实则暗流涌动。为巩固自身在足协的权力,杜兆才甚至不惜扩大足协庞大的权力架构,调动“亲友团”来对抗陈戌源。至此,足协变成了杜、陈二人争权夺利的战场。人们不禁要问,足球还能有多少关注度。
然而,若论杜兆才对中国足球的最大伤害,上述种种不过是冰山一角。2019年,中国国奥在主场不敌越南,引发轩然大波。后来揭露,国家队选拔被机构操控,沦为利益输送的工具。作为当时掌控年轻球员选拔的杜兆才,自然难逃其咎。这是摧毁中国足球根基的行径,是杜兆才无法洗脱的罪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