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无反顾誓卫山城,两载未偿薪金,芳华渐逝。
无愧山城,无愧球迷,却对不起家人。
在重庆两江竞技足球沙龙的大门前,那些讨薪求援的横幅格外醒目,它们不仅是球员和工作人员的心声,更是重庆足球衰败的信号。
尽管努力挣扎,但这个夏日,重庆足球的“死亡”声明正式响起。
5月24日,上午10点,重庆两江竞技足球沙龙发布声明:“经过股东会慎重研讨,我们非常遗憾地决定退出中国职业足球联赛,并关闭球队。”
重庆足球的悲剧,也是中国足球现状的真实写照。三年来,三支顶级联赛球队相继宣布关闭退出。
2020年5月,天津天海沙龙宣布关闭。曾经的大手笔引进,如莫德斯特、帕托、维特塞尔等国际巨星,以及王永珀、赵旭日等国内一线球员,让天津权健一时风光无限。然而,在接踵而至的挑战面前,“土豪”球队最终还是没能逃脱关闭的结局。
2021年2月28日,卫冕冠军江苏足球沙龙宣布中止运营。在上一个赛季,蛰伏多年的江苏苏宁在吴曦等一众当红国脚的带领下,首次夺得中超冠军,创造了球队历史。
在足协推动的包括“中性名”在内的多项政策,以及疫情引发的企业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苏宁最终选择了关闭。截至目前,江苏苏宁仍拖欠着一笔巨额薪水。
2022年5月24日,风雨飘摇中的重庆队,最终还是未能逃脱关闭的厄运。
关于沙龙球员欠薪问题,沙龙明确表示,将通过后期诉讼追偿、债务回收、资产出售以及集团贷款等方式,持续筹集资金,尽最大努力逐步偿还欠薪。但众所周知,可能性微乎其微。
从1997年前卫寰岛迁至重庆至今,这支在中国职业足坛生存了25年的球队,以这样的方式告别中国职业足坛,令人唏嘘。
“由于客观条件的变化,股改工作未能按期推进,沙龙债务不断累积,账户被冻结,员工生活极度困难。”实际上,重庆队官方声明中所说的困难,在多家沙龙中都存在。
据统计,三年时间内,中国足球三级联赛已经关闭34支球队,目前还有不少沙龙在艰难维持,如果撑不过去,也可能步重庆的后尘。
中性名、股改、欠薪、关闭,中国足球在绝境中挣扎求生。然而,“金元足球”的繁华褪去后,中超球队的财务危机普遍显现,中超联赛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
首先,足协推动的球队文化推广的“中性名”政策本身并无不妥,但在当前的大环境下,直接导致了大批投资商和赞助商的退出。投资商和赞助商的利益得不到保障,谁又有多余的资金来支撑这支球队呢?
此外,股改问题也成为沙龙与各方博弈的焦点之一,除了山东泰山、上海海港等少数沙龙顺利完成,多家沙龙在股改问题上一度陷入僵局。
目前,清偿债务能力一直是中国沙龙的问题,球队自身几乎没有造血和盈利能力,当投资商选择撤退,球队面临的,也只有关闭和退出。
告别重庆,中国足球的寒冬,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