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后,中国足球界再掀波澜,这次突破亚洲的并非国家队,而是我们的裁判团队!
这不是梦境。然而,这一次的突破者并非国足,而是我国裁判界。近期,国际足联公布了本届卡塔尔世界杯决赛阶段的裁判名单,我国三位裁判马宁、曹奕、施翔成功入选,其中马宁荣膺主裁判,其余两位则是助理裁判。
我国裁判的三位入选,意义非凡。
一方面,他们有望延续乃至创造新的历史。我国裁判上次也是唯一一次担任世界杯决赛阶段的比赛,那还是在2002年的韩日世界杯:陆俊当时执法过克罗地亚对阵墨西哥、波兰对阵美国的两场比赛;2010年南非世界杯,穆宇欣曾入围助理裁判名单,但并未获得执法机会。两次“入围”,我国裁判都是“孤军奋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执法比赛的时机,尤其是像穆宇欣这样的助理裁判。
根据世界杯的惯例,为便于场间沟通协调,国际足联更倾向于在同一场比赛中安排来自同一国家和地区的主裁判和助理裁判搭配。因此,本届卡塔尔世界杯,三名我国裁判相较于以往拥有了“集团优势”,他们有望实现助理裁判乃至我国裁判组在世界杯决赛圈的首次亮相。
另一方面,我国裁判此次能够入选,需要克服比过去更多的困难。2019年1月10日,亚洲杯小组赛首轮E组卡塔尔对阵黎巴嫩,马宁成为12年来首位执法亚洲杯比赛的我国主裁。随后,因受疫情影响,在世界足联规定的世界杯裁判调查期内,我国裁判暂别世界赛场长达15个月,直至2021年4月才重返亚冠赛场。在此之后,马宁、曹奕和施翔长期驻外,确保了在亚足联各项重大赛事中的出场率,这才凭借出色的表现入选世界杯裁判名单。
在国外期间,为了确保自己的训练质量和体能,三位我国裁判在西亚高温的环境下一度练到脱水。去年,他们参加了卡塔尔世界杯候选裁判精英研讨会。马宁透露,研讨会期间,每天上午都有理论测试、视频案例测试、体能测试、实践操作等,每天练习数小时,强度和密度都很大,在回国短暂隔离期间也会坚持训练,此外,他们还会互相支招克服饮食和睡眠问题。就是在如此勤奋备战的情况下,三位裁判击败了不少强劲的对手,尤其是马宁,是在击败来自巴林、约旦和日本的名哨之后才拿到了晋级世界杯的资格。
我国裁判尤其是马宁的入选,也值得我国球迷对自己长期以来的一些刻板印象重新进行评价和修正。马宁在执法中超联赛上以强硬著称,曾单场比赛作出4次点球判罚,出牌十几张、罚下两三人都是家常便饭,虽然其中绝大部分都并非误判,但他依然成为许多球迷的“眼中钉”,遭到各种口诛笔伐、甚至“查论文”这种超出常规规模的攻击。
马宁能够长时间地保持强硬,其实正体现了他对自己专业程度的充分自信;他几乎每支球队都“得罪”过,这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他保持中立、一视同仁的职业态度。相比之下,上一位亮相世界杯的我国“金哨”陆俊就远远不及,他因为长期受贿在2013年的国足反腐窝案中身陷囹圄,即便在2014年减刑出狱,也已终身不得继续从事足球职业。
三位我国裁判进军男足世界杯,在国足男足国字号和各级别职业联赛全面陷入低谷的当下,无异于一针强心剂。虽然他们的入围,无法直接作用于我国球员和联赛的进步,但至少能够让更多人认识到,坚持专业、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同时不断积极地与全球职业标准接轨,学习先进经验,就会距离世界足球的主流更近而不是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