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对重庆足球界而言,是个黯淡无光的时刻。距新赛季中超联赛启幕仅剩九天,重庆两江竞技足球俱乐部突然宣布停摆。使用“停摆”一词,仿佛比“俱乐部宣布关闭”更具缓和感,然而,无论称作停摆还是关闭,重庆两江竞技的命运已经定格,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粒尘埃。
重庆足球已无力回天
在官方宣布前,内部人士早已知晓俱乐部的最终决定。球员和随队记者纷纷通过社交媒体,向他们曾经热爱的球队告别。
由于长期拖欠工资,5月16日,重庆队开始罢训。5月18日,球队在重庆闹市区门口挂起了醒目的讨薪横幅,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截至目前,球员普遍被拖欠超过一年工资,最长的达到16-18个月。长期欠薪对球员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部分球员不得不卖房卖车,俱乐部工作人员甚至去送外卖维持生计。
在此期间,为了帮助俱乐部,教练组和球员公开信中表示愿意放弃2021年4月30日之前的工资,但面对破产的今世集团,依旧无能为力。
5月21日,今世集团相关人员手写情况说明,被重庆队领队魏新转发。在这份说明中,今世集团表示:“重庆队本赛季预算约1.7亿,两江集团的5000万资助款是球队参赛的关键。若资助款到位,球队可参赛;若不到位,今世集团将立即停摆。”
这份文件还透露,今世集团运营重庆足球以来,已投入30亿。如今集团面临巨额债务风险,自顾不暇。
追讨债务愈发艰难
在宣布停摆前,重庆俱乐部已陷入绝境。“俱乐部管理层在一线队会议上,向球员解释了现在账户确实没钱,也没有资金注入,无法继续运营”,内部人士透露。
俱乐部一直期望通过股改拯救球队,但实质上并无进展。两江集团承诺的3年1.5亿资助款也迟迟未能到位。“由于历史债务过于庞大,股改实际上已陷入僵局,找不到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俱乐部宣布停摆后,球员追讨债务将更加艰难。据球队领队魏新在社交媒体上晒出的数据,“2021年4月30日前俱乐部未付551,696,575.87元。2021年5月至2022年3月俱乐部未付202,130,702.03元。”这7亿多债务中,大部分是拖欠球员和工作人员的工资,还有一些基本运营费用。
尽管俱乐部官方声明中明确表示“将通过后期诉讼追偿、债务回款、资产出售以及集团借款等方式,尽最大努力逐步清偿欠薪”,但众所周知,在俱乐部停摆后,由于法人主体已不存在,球员想要追回工资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与重庆队情况相似的还有2020赛季的联赛冠军江苏苏宁。在中止运营后,球员被拖欠的大笔工资至今无人支付。以至于此前国际米兰夺取意大利杯赛冠军时,苏宁球员集体通过社交媒体,艾特国米主席张康阳,要求苏宁支付被拖欠工资。
“现在只能先提交劳动仲裁,看能追回多少钱是多少了”,一名重庆队员在24日对搜狐体育表示。
在重庆队官方声明中,还提到:“俱乐部资产,包括家具、电器、设备、车辆等,都承载着清偿欠薪的使命。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保证俱乐部产业安全;同时也欢迎各位同仁积极协助寻找买家,尽快完成俱乐部资产处置及欠薪清偿。”
这句话只能作为对球员的一种心理安慰,而实际上,重庆队账户上早已没有资金。即便是俱乐部资产顺利完成破产拍卖,可以回笼的资金也将十分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