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国际足联发布了2011至2020年的全球转会市场年报。在这份年报中,亚洲足球领域的中超联赛与西亚俱乐部,共同占据了过去十年亚洲转会投入榜的前20名。其中,中超联赛无疑扮演了主角。11家俱乐部上榜,前10名中有8家是中超俱乐部,榜单前四名均被中超俱乐部包揽……无数国际足坛巨星涌入中国,使得中超联赛在过去十年拥有了“世界第六大联赛”的美誉。然而,这个美梦似乎该醒了。

在过去十年的俱乐部引援支出中,亚洲前20名中有11支中超球队,4支沙特球队,2支卡塔尔球队和3支阿联酋球队。进一步分析,在这11家上榜的中超俱乐部中,有8家进入前10,前四名均被中超俱乐部占据,分别是广州队、上海海港、江苏苏宁和山东泰山。北京国安位列第7,大连人排名第8,上海申花第9,天津天海第10。此外,河北队排名第12,天津津门虎排名第17,广州城排名第19位。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卡塔尔、阿联酋和沙特这样的国家“土豪”遍地,但在亚洲足球俱乐部方面,中超球队在过去10年完全压制了西亚球队。

过去十年,这11家俱乐部都曾拥有过在国际足坛“有一号”的球员。广州队引进过保利尼奥、罗比尼奥和迪亚曼蒂;海港则拥有过胡尔克、阿瑙托维奇以及现在还在队中效力的奥斯卡;苏宁曾引进过特谢拉和拉米雷斯;泰山除了现在队中效力的费莱尼,还有意大利国脚佩莱;国安曾拥有奥古斯托、比埃拉;大连人砸下重金引进过卡拉斯科、龙东;申花引进的德罗巴和特维斯震动过国际足坛;天津天海引进过维特塞尔和帕托;河北队有马斯切拉诺和拉维奇的阿根廷组合;津门虎引进过米克尔和瓦格纳;广州城除了引进过穆萨·登贝莱,还让射手王扎哈维挣得盆满钵满。

正因为有了这些国际级球星的来来往往,让中超联赛一度有了“世界第六大联赛”的名号。水涨船高的除了引进球星的转会费,还有联赛版权。2015年,中超在2016至2020年这5年的版权,被卖出了80亿的天价。与此同时,中超联赛也开始了在英国和巴西这些足球传统国家进行实况转播。津门虎队现在的外援马格诺在采访中表示,他在巴西可以看到中超联赛,也关注过像奥古斯托这样老队友的表现。

中超联赛过去10年的繁荣,是用一叠叠的钞票烧出来的。现在,金元足球时代结束,没有人再提及“世界第六大联赛”的称号。曾经的巨无霸广州队,现已完成了“全华班”,俱乐部的主人恒大集团,则开始向外出售尚未建成的专业足球场,以此来争取度过集团的经济危机。另外,上赛季中超冠军江苏苏宁和曾经闯入过亚冠八强的天津天海,现已消失。津门虎队则是在一番危机和周折之后重装上阵。至于河北队,从教练到队员现在依然在为生计而挣扎。

更加普遍的是,那些曾经来到过中超的球星们,已经离开得差不多了。在中超限薪令的大背景下,没有球星再愿意与中超俱乐部签约。同时,受到疫情的影响,像保利尼奥和奥古斯托这样的球员,也就此与中超球队解约。后金元时代的中超,“巨鳄”、“寡头”正在消失,“国资进场”、“股权变革”成为热词。现在,山东泰山和河南嵩山龙门现已成为先行者,两队当地的文旅集团接手俱乐部,成为中超俱乐部混改开始的标志。接下来,广州队、海港队以及申花队这样的“豪门”,也要进行变革了。

其中,申花俱乐部现在的动态较大。在上一年8月,住建部、央行召集房企开会时提出三个监管要求,也就是俗称的“三道红线”——除掉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现金短债比不得小于1倍。根据踩红线的数量多少,房企被分为绿、黄、橙、红4档。整整一年过后,在众多房企实施一系列降杠杆办法后,中超球迷们意外地发现,如果倒着看“Top 50上市房企‘三道红线’榜单”,可以见到很多熟悉的企业名称。这其中也包括申花俱乐部的投资方绿洲集团。

截图来自公众号“格隆汇楼市”
在中超球“房地产行情”走到尽头的当下,只投入不产出的足球俱乐部,成为多个房地产投资方的负担。现在消息是,绿洲集团已经开始与国有投资运营控股公司久事集团进行了接触。现在有消息称,久事集团有可能会收购申花俱乐部的训练基地康桥基地,这也被视为久事集团入资申花俱乐部的信号。其实早在2000年,久事集团就曾经与其他六家国企共同出资接手过申花。不过,申花俱乐部尔后又屡次易主,直至绿洲集团在2014年入主申花。

申花俱乐部董事长吴晓晖
上海申花俱乐部董事长吴晓晖日前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申花俱乐部实际控制人绿洲集团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就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申花拥护股权多元化改革,也乐意先行先试。现在来看,中超俱乐部的股权改革虽然将让中超离别所谓的“世界第六大联赛”的称号,但是国企相对社会责任感强、运营稳定,更多国企参与俱乐部股权多元化改革,对职业联赛的稳定发展,应该是利大于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