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超第二轮,马上就有一次豪门之间的强强对话,由切尔西在自家主场对决来访的托特纳姆热刺。
本场的焦点虽然几乎都聚焦在场边两位主帅的擂台对阵和裁判的争议判决.....尽管如此,两位战术大师在场上的调度,更是让这场伦敦德比显得如此胶着且精彩的重要因素。废话不多说,让我们直接进入分析环节。
资料及图片来源:
Whoscored、FotMob、爱尔达电视台转播画面
【声明】
爱尔达电视台转播画面之截图,仅作为文章叙述佐证用途,方便与站上足球同好分享自己的观点,并无任何营利之意图。
今年刚好是英超成立的30周年,两支伦敦球队交手次数也刚好来到60次。而在这60次的英超交手,切尔西拿下33胜,反观北伦敦这边仅仅只有7胜,作客西伦敦也只有1胜的惨淡成绩,热刺在联赛对阵切尔西的上次胜利可追溯到2018年 (不包含国内盃赛)。
因此蓝军在对战纪录可说是占尽优势,几乎是完全将热刺车过去。
两队基本上与上场布阵基本相同。Conte这边不变以应万变;至於Tuchel在先发人员做了些调整,Reece James取代队长Azpilicueta,右中场摆上了Loftus-Cheek。
这个调动很有趣,对於上半场的战局有着蛮大的影响,这边就先卖个关子,我们直接进场看球。
开赛後,热刺延续上季和开幕赛一贯的战术。三中坚拉开充分利用球场宽度,双中场通常由Bentancur後撤分担组织工作。Son和Kulusevski双箭头稍微内切到中场,方便两翼卫上前。
(此图是热刺季前赛画面,但基本上与本场比赛之初无异)
更多详细的热刺战术,笔者先前有对其进行简单分析可供读者参考
前场逼抢部分,热刺依旧是进行一对一的方式
而Conte的防守向来以纪律着称,突破前场的逼抢後,Son和Kulusevski也马上後退一格,形成5-4-1。而且在这场比赛4位中场线相较於上一场有比较明显的收窄,不让切尔西有从中场渗透的机会,使其只能选择从边路进攻。
切尔西这边明显有备而来,在赛前做足了功课进行针对性部属。
蓝军本场防守纪律值得嘉许,并不会主动出击去迫对方中坚,反而是采用遮挡传球路线的方式干扰热刺组织,就算面对拉的很阔的热刺三中坚,前场防线也不会受到影响分散太开,逼的热刺只能後场交由Lloris开大脚让出控球权。
看到下图,Mount和Havertz紧密连成两人小组进行遮线,负责盯防Bentancur的Kante也向前阻止拿球。就算转边到右侧回撤的Kulusevski,切尔西的後防线也好快就上前定位,完全不给热刺在中场有拿球的机会。
进攻方面,见到四人中场而切收窄的防线後,切尔西的双中场有明显的人数劣势,但只要有Jorginho在,蓝军面对逼抢完全不是问题,只要给到义大利人一点时间,他便可以顺利快速转边解除迫抢。加上Mount经常性从弱边(无球边)回撤,一旦成功传到Mount脚下便可以快速推进和後上的Cucurella进行Overlap或Halfspace,形成局部多打少,前15分钟看到不少次这样的配合。
想不到切尔西还有另外一招,动态组织时转换成四後卫的阵型,Reece James大幅度上前参与进攻。这时Tuchel摆上Loftus-Cheek先发的价值就在这里体现,与James和Havertz直接在左路Overload,创造人数优势,趁热刺防线交代不清的空档创造一波波很有威胁的攻势。上半场切尔西的威胁攻势也大多来自右路。
本身是中场出身的Loftus-Cheek,在本场在前插时机和防守都有一定水准,身为刺迷的笔者也不得不称赞他在这场的表现。
至於第一颗进球,又是定位球的防守,已经被诟病好几年了,仍然不见起色。不懂留给对面中後卫那麽大的空间用意是什麽?维持Covid-19的社交距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