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中超转会之门紧闭,深圳球员戴伟浚的转会之路以“终局一击”画上句号。
无论是戴伟浚本人还是希望引进他的中超球队,都未能等来转机。据深圳媒体揭露,“关键时刻,投资者投出了反对票”。
同日,深圳队公布了2023年上半年中超赛程,未曾随队训练的戴伟浚却依旧名列球队阵容。这暗示着,至少在今年上半赛季,戴伟浚将作为深圳球员参与中超联赛。
尽管戴伟浚已被列入名单,但从球员及经纪人的声明来看,“解决欠薪问题”是他回归球队的唯一条件。
若双方就此问题无法达成一致,被视为未来国足“中场领袖”的戴伟浚可能面临至少半年的无球可踢境地。
然而,看似尘埃落定的结果背后,戴伟浚在转会失败后留下诸多疑问。
中国足球,究竟向谁争取“自由身”?
戴伟浚初加盟深圳队时,薪水并不丰厚,甚至仅为球队最高本土球员薪水的一成。但随着时间推移,他的薪水逐年增长,逼近合同顶薪。
原本合同于2023年底到期,但因长期拖欠工资,戴伟浚向俱乐部提出放弃10个月工资以换取自由身。实则,在深圳队三年间,戴伟浚白白奉献了一整年。
但深圳队要求支付2000万元转会费才放人,有传言称实际金额为1000万元,该数恰好可用于解决戴伟浚的欠薪及深圳队引进球员时拖欠的转会费。
上海申花体育总监孙晓天提出,戴伟浚的加入可抵消王永珀的转会费,但深圳队认为两笔转会不可相提并论,且对狼队的转会费尚有拖欠,故不同意此方案。
经过数轮谈判,上海申花展现诚意,愿意支付转会费引进戴伟浚。缺钱的深圳俱乐部高层也打算出售球员,但这一想法被深圳凯撒集团老板郭英成坚决否决,戴伟浚的未来仍旧悬而未决。
值得一提的是,此事件并非始于2023年,早在2022年,戴伟浚就因欠薪问题向足协提出仲裁。
足协仲裁委员会认为,戴伟浚欠薪时间不足三个月,金额也不大,深圳队并非恶意拖欠。
无奈之下,戴伟浚只能向国际足联提出拖欠工资的问题,但最终被以“球员和球队均属中国足协管理”为由驳回。
之后,戴伟浚向深圳国际仲裁院提起诉讼,最终赢得官司。根据裁决,深圳需在10天内向戴伟浚支付欠款。
尽管戴伟浚的仲裁得到法律支持,但并不意味着他能立刻获得自由身。
然而,戴伟浚的自由身并未得到足协认可,直至中超冬季转会窗口关闭前一天,因足协认定其情况为“有争议的工资”,拒绝给予自由身。
足协的深层逻辑可能在于,若同意恢复戴伟浚的自由,那么中超80%的球员都将成为自由身,整个联赛将陷入债务危机。
戴伟浚就这样被击败了。深圳队表示欠薪时间不足三个月,有的已补发,有的会发放工资或奖金,总之并非约定的工资。
诚然,这些只是借口,一场文字游戏或思维迷宫。
此后,陷入困境的深圳队由前国际球员陈涛接管,他明确表示希望戴伟浚回归,助力球队保级。但戴伟浚坚持自己的条件,开始了四处观球的模式。
在一波六连败后,深圳队主动辞职,目前联赛排名垫底。
中超经理、前深圳队、天津天海俱乐部总经理丁勇于2023年8月被检察机关逮捕。
早在2010年底,丁勇在安徽九方转让给天津润宇隆时,便声称背后投资者为世界500强企业,实则润宇隆是一家空壳公司。
丁勇一直拖欠球队转让费和球员工资,半年后将俱乐部转让给沈阳沈北,从中获利。
丁勇在天津全健时,提前为魏震签下高额签名费,转会费未退还,还留下了与莫德斯特、保罗索萨签订的大坑。
丁勇在深圳队期间,在转会市场上大肆引进内外援,但许多球员加盟后不久便离开,浪费了大量转会费和违约金。
据估算,丁勇在深圳期间至少浪费了5亿元资金,其中存在重大违法嫌疑。
此外,深圳队通过本赛季中超联赛准入,存在诸多疑点。
除了戴伟浚的自由转会,深圳队还在戴伟浚风波平息时放出风声,“法乙索肖俱乐部向深圳发出试训邀请函”。然而,这一消息发布时,欧洲转会窗口已基本关闭。
事实上,索肖俱乐部背后有中国资本背景。中国投资者与深圳队进行了一场虚假交易,邀请戴伟浚前往法国试训,然后签下合同,提升其社会地位,左手给右手一份转会合同,随后在夏季转会窗口转卖给中国的大俱乐部。
中国人在海外拥有成熟的产业链,这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戴伟浚,半年无球可踢,直到2023年6月28日,上海申花正式宣布他加盟球队,这场与他纠缠许久的离队风波才最终落幕。
回顾这场闹剧,当戴伟浚半年无球可踢时,外界震惊与遗憾不已。
23岁是足球运动员最为活力四射和成长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半年没有系统的高强度比赛,对球员的影响不言而喻。
在这过去的六个月里,戴伟浚成为了无球可踢的当红国际球员,两败俱伤。这并非对中国足球专业化20年的讽刺,也非戴伟浚与中国足球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