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纷飞,我国男子足球队伍即将在明年一月拉开新一期集训的序幕。据北青报独家消息,受多种客观因素制约,国内各级俱乐部联赛以及足协杯赛事的竞赛日程可能随时调整。比如,主办方近日正考虑将足协杯第3轮赛事提前至12月中旬举行。若此计划成真,本赛季中超联赛的结束日期或许将从原定的12月27日推迟至12月31日。
目前,经过多方协商,2022赛季足协杯赛事无论如何都将跨年收尾,决赛时间暂定于2023年1月15日。考虑到农历除夕在明年1月21日,职业球员的国脚们需要在春节假期与家人团聚,因此中国男足最早可能在春节后,即1月底或2月初重新集结。
关于国足选帅的话题,目前尚无确切答案。一方面,本土教练李霄鹏在接手球队时已履行了签约程序,若管理方决定不再续约,必须遵循解约流程。另一方面,国家队未来的重组方案需要中国足协全面考量,并与各级国字号球队的建队计划相协调。在具体方案出台前,有关国足重组的讨论仅限于行业内部。
鉴于卡塔尔世预赛中国队的表现以及国字号球队的发展现状,聘请一位熟悉亚洲足球、特别是中国男足的外籍教练,可能是理性的选择。然而,具体人选的确定受到候选人的执教能力、经历、费用等多重因素影响。从当前国内足球环境来看,中国足协不可能不计成本地追求所谓的名帅。至于亚运代表队主帅扬科维奇的名字,也曾在足协内部讨论中出现,但关于他是否接任国足教鞭,目前尚无定论。
随着杭州亚运会的延期至明年9月至10月举行,2026年世预赛亚洲区赛事将在明年10月9日拉开帷幕。预选赛第2阶段,即36强赛前2轮比赛将于明年11月13日至21日进行,第3、4轮比赛则安排在2024年3月18日至26日。这意味着,杭州亚运会、新一届世预赛、亚洲杯将密集展开,部分赛事还将交叉进行。从备战性质和任务的重要性来看,让扬科维奇身兼两职可能并不合理。
中国队选择的主帅人选,也将与世预赛、亚洲杯等重大赛事的对手情况紧密相关。由于2023年亚洲杯可能延期至2024年1月举行,国际排名对国足在各项赛事的分组结果具有重要影响。如果新帅能够快速了解对手,这将有利于后续的执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