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夜幕下的京城,一则消息如重磅炸弹般引爆足坛——中超多支球队深陷“债务泥潭”,不仅底蕴深厚的北京国安,即便是排名垫底、遭遇15连败的河北队,各俱乐部的困境都亟待破解。

《东方体育日报》透露,依照中国足协在赛季初发布的《俱乐部欠薪解决方案及罚则》,10月31日是解决欠薪问题的关键时间点。各俱乐部需解决70%的欠薪问题,以期逐步走出过去的财务阴霾。然而,据记者实地探访,不少中超俱乐部虽为这一节点做了充分准备,但河北队、武汉长江等资金链紧绷的俱乐部仍面临重重难关。
据悉,如同国安这样的老牌俱乐部,在上一清欠日便已向中国足协递交了球员签字确认的“缓发申请”,并在10月再次通过相关材料获得足协的理解与支持,球队展现出的积极自救态度也可见一斑。与此同时,河北队在将主场迁至山西大同后,曾与当地政府寻求资金支持,但受限于中国足协的跨省转让规定及诸多不确定因素,至今未获实质性帮助。同样境遇的武汉长江俱乐部,正面临着经营资金的重重压力,球员在社交媒体上发声讨薪,俱乐部亦持续向足协提交材料,试图争取理解与转机。

当前,各俱乐部应对本赛季比赛尚无大碍,但随着“年终大限”的临近,或许会有俱乐部走向破产的边缘。即便是一些已完成任务的俱乐部,未来能否继续立足联赛,还得看联赛环境是否给予信心,以及投资人的状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