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资深记者徐毅有幸对话了浙江首位执裁中超联赛的裁判邢琦。邢琦坚定地表示,自己从未遭遇过球队以金钱为诱饵的企图。
邢琦的足球生涯始于嘉兴少体校,后进入浙江师范大学体育系深造。他对足球的热爱从未减退,一次偶然的机会,老师建议他尝试担任裁判。起初,邢琦并未将此建议当回事,认为裁判不如踢球有趣。然而,老师的点拨“踢球生涯有限,而裁判可以更长”让他幡然醒悟。大学期间,邢琦取得了裁判资格,2007年晋升为国家级裁判,2008年获得乙级联赛执法资格,2013年再攀高峰,晋级中甲联赛。
裁判工作要求强大的心理素质,邢琦认为这是通过一场场比赛磨砺出来的:“适应期是必然的,教练和球员有时会施压,这些都是无法回避的挑战。”
2007年,邢琦曾吹罚一场省级女足比赛,一名女教练全程反对,甚至开始谩骂。面对压力,邢琦选择忍辱负重,最终在关键时刻将教练罚出场,比赛得以顺利进行。邢琦表示,这次经历极大地提升了他的现场处理能力。
前几年,邢琦在中甲联赛执法时,面对球迷的质疑和媒体的批评,他选择以平常心对待:“这些都是裁判必须面对的。我们会观看比赛录像,总结执法经验。对于无理的责备和谩骂,我们看过就算了,不会放在心上。”
邢琦还分享了自己在执法中的心得:“面对教练和球员的过激行为,首先要判断他们的意图,是否在故意施压,然后做出相应的判罚,绝不能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中国足球曾经经历过打假扫黑,裁判形象受到严重影响。邢琦表示:“每个职业都有优秀和不足,只要自己行得正,就不怕这些。我热爱足球,也热爱裁判这份工作,因此我坚持至今。”
邢琦回忆起自己踢球时的传闻:“那时足球圈似乎有些乱象,各种传言纷纷。”但他强调,自己担任裁判后从未遭遇过球队金钱收买:“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我从未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经过那次整顿,现在中国足球的氛围好了很多,裁判工作已经规范化。”
邢琦透露,四名裁判抵达比赛地后,将与两名竞赛监督共同行动,“除了睡觉之外,大家都要在一起,出门坐车也都是集体行动。”接待裁判的不是主队,而是当地足协,这也是为了防止裁判偏袒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