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庆假期即将落幕之际,大连市足协发布一则公告,仿佛在为近期两场失利作总结,并呼吁球迷理性、冷静地观看比赛。
公告中有一段话引人深思:我们完全理解球迷因失望而心情低落,爱之深,责之切。比赛结果不尽如人意,球迷伤心,批评和咒骂声四起,这在情理之中。我们都渴望成功,但体育赛事的魅力也在于其结果的不可预测性。大连人队无论从实力还是投入来看,都是中超排名靠后的队伍,赛前目标也不过是力求保级,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最佳竞技状态。毕竟,我们是一支中甲班底的“新军”,在探索去除金元足球的恶疾,近期量力而行地引入一些新队员,正加速完成磨合期,成果起起伏伏都是正常的。
大连人本赛季的表现,对于这座城市来说可谓惊艳,因此每个主场都异常火爆,即使天气寒冷,球场遥远也无法阻挡球迷们的热情。这份热情,牵动着大连市政府、市足改小组、市体育局、市足协、大连人俱乐部的心。对他们而言,球迷的心情与感受牵动着他们的神经,也深刻理解球队的表现在球迷乃至这座城市中的意义。10月9日晚,大连人将迎来强敌成都蓉城,这场对决谁胜谁负,无人能预知。因此,大连足协在赛前希望给球迷的心情降温,也期望给球队减压。
然而,事实上,相关部门不能只让球迷保持耐心,同时,还要给予希望——成果虽然暂时不够理想,但必定要让球迷看到好转的希望。“我们并非不能接受球队失利,自身我们也不是中超顶级球队,只是,我们有许多遗憾……”一位资深大连球迷这样说。他们究竟有哪些遗憾?至少有三个。
大连足球能否输?能,因为大连球迷懂球,只要打出拼搏精神和气势,胜负都爱这支队伍。“但这两场输得窝囊,明明从前能够压着打,这两场就被压着打。”一位在现场观战的球迷抱怨道。
“就压着打”从赛季初就成了这支大连队身上不可忽视的标签,球迷们也习惯了看到自己的主队无论是面对海港、鲁能这些冠军队伍时也毫不逊色的姿态。可是在面对津门虎时却蔫了。
为什么大连球迷,甚至许多中国球迷,都喜欢看谢晖教练的“就压着打”?因为这种战术就像是带着我们这些年被疫情压抑住的心情,带着中国足球被禁锢的步伐,一同释放出去。而大连这座城市经历的洗礼和考验,没有在这里生活过、经历过的人,很难感同身受。我们之所以喜爱或者说崇拜那支没有大牌,就压着打的大连人队,便是由于球队身上,映射着他们的过去,充满着每个人期冀的未来。
“偶像其实是无数崇拜者借以满足自我认同感的代言人,因而偶像的演出,其本质上是崇拜者内心的自我在歌唱或者跳舞。”在谈及大众偶像时,复旦大学的王德峰教授曾这样说。
与其说是球迷不乐意面临成果的下滑,不如说,他们不乐意再回首那段蹉跎的过往,以及,大连人队的压出去体现了挑战未来的决心。
因此,大连市足协只能劝说,而压力,都在管理层、教练组和球队身上。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上升的路与下降的路,往往是同一条路。”现在,大连人队就卡在进退维谷的阶段。“为了探索金元足球的恶疾,量力而行地引入一些新的球员”,去金元化的过程,在其他球队身上所体现出的残酷价值,正在渐渐浮现。与大多数球队在金元足球褪色后的疲软相比,大连足球却给予了球迷无限期望及幻想,现在有再次幻灭的危险,球迷们发出了呼吁。但球迷们不能忽略的是,假如想要打造能够打完整个赛季的两套阵型,不支付一定的成果价值好像不太实际。假如价值太大,必定有人为此“担任”。
家庭不是讲大道理的地方,放在俱乐部与球迷之间同样适用,理性和思考是球队的,感性和热爱是球迷们的特权。
大连球迷是中国球迷集体中特别的一群,曾经站在职业联赛的最高峰,也曾长期徘徊在低谷。一批批来了又走了的投资人,留下过口号,留下过回忆,乃至留下过幻想,唯独没有人留下这样一句承诺——“有我们在,大连足球必定会好起来。”尽管现在的管理层也不敢做出这样的承诺,但至少,国企的责任与担当,会让这支大连人俱乐部比以往更亲民。
正如出了问题后,没有人先甩锅,而是积极面对,寻找办法。
对津门虎的比赛前大连就开始降温,比赛当天寒风刺骨,可即使如此,仍旧无法阻止主场球迷的热情,正如公告中所说的那样,“爱之深才能责之切”。
所有参与的球迷都期盼外援已经找到状态,大连人队能够用熟悉的压着打战术拿下一场胜利,而出人意料的是,竟是狼狈地挨了两记闷棍后遭受连败。
二转期间加盟的球员中,除了劳列斯和吴龑取得认可外,其他三名外援和一名内援都备受争议。
人们的疑问是:假如明知道廉价外援水平不够好,为何还要买;为什么没有坚持全华班时压着打的战术,增加了外援却自废武功;明知引援资金有限,为何不能少买两个确保质量;引援究竟是长官意志还是主帅谢晖的意见?
不管怎样安慰,只要管理层不能直面几大疑问,并且外援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质疑风暴还会升级。
记者通过大量采访,试图揭开相关问题的答案,或许不能代表全部真相,但或多或少能够提供一些判断的依据。
年初,大连人从教练招聘到球员挑选,走的都是国企社招的流程。公开招聘广告,要求参与竞聘的教练或球员自投简历后还要自我宣讲,成名教练和球员都要参与公开竞争且有被淘汰的风险。
可以说从一开头,大连人就想走一条与以往不同的探索之路,在主教练谢晖的尽力下也确实做到了,把一干其他球队看不上的球员,打造成了球星。所以,在挑选内外援的标准上,价格和资历就不是第一要素,与其说看实际质量,不如说他们更乐意淘宝,淘一些潜力股自己培育。只要有实力,不管是业余还是半职业的球员,都给他们一个向工作队舞台进发的机会,这也是大连人俱乐部的一个壮举,尽管这些球员没有留下来,可是俱乐部也并未因而损失什么。
在大连人发布了第一张引入球员海报后,球迷纷纷留言,问这是要组U37队,跳晚年迪斯科吗?
结果呢?我们都看见了。阎相闯、朱挺、费煜、商隐,都打出了水平,所以,明知道质量不够好还要买的疑问是不成立的,大连人赖以生存的形式是改造,这全部都依赖于谢晖的妙手。人人都看好的球员,大都都会超出预算额度,不合适。
输给津门虎后,谢晖坦言,他并非不想坚持压着打的战术,而是这套战术之所以看起来熟练流畅,完全是建立在有三个月的充分磨合期,罕见场热身赛做铺垫的条件下,而外援们刚到,不可能立刻就有这种默契,需要时间。实际上,他难以启齿的是,大连人俱乐部不具备购买即插即用,或者说根据自己战术需求的球员。只能买到什么,再根据球员特点进行整合。
过往,关于好外援的概念便是一个人处理战斗,但这样的外援身价都不菲,或者说需要时刻精挑细选,而大连人没这个资本,由于他们引援窗口非常不确定,甚至当时能不能开都不好说。没有那么多合适的球员愿意等着大连人,所以,这直接导致大连人可选外援的范围再缩窄。
至于像沧州那样,少买两个,换一个坎特那样的大杀器,但坎特的身价,转会市场上是140万欧元;大连人外援的身价,特索涅夫、曼巴、博桑季奇和曼佐基加起来,才比坎特高一点。此外,沧州原来就有外援,而大连人战术体系漏洞许多,需要的球员数量更多,不管水平怎么样,位置上不能空缺,必须要有轮换,这是最基本的。
所以,大连人补充外援必须重视数量,然后才是择优录取,事实上,大连人的这批外援,薪酬水平也就是大连人主力薪酬的平均数,和一些大球队的替补都无法比。在特别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