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申花队面临“夏季综合征”挑战。

按照既定安排,2022赛季中超联赛第二阶段将在8月初拉开战幕。为重启主客场制,目前已有11家俱乐部确认将回归自家主场。然而,备受上海球迷关注的上海申花和上海海港,受疫情制约,主场赛事很可能设在第三方赛区——即中超第一阶段赛事的举办地海口。想到海口的炎热潮湿,不禁让人为常受“夏季综合征”困扰的申花捏把汗。
截至7月25日,已有11家俱乐部获得主场恢复资格,分别是山东泰山、武汉三镇、武汉长江、广州队、广州城、成都蓉城、梅州客家、河南嵩山龙门、浙江队、大连人和长春亚泰。而上海海港、上海申花、北京国安、天津津门虎、沧州雄狮、河北队以及深圳队等7家俱乐部则暂时无法在主场作战,其中深圳队仍在积极争取。
据悉,申花俱乐部为恢复主场已做了大量努力。由于需满足恢复主客场制的多项条件,尤其在疫情背景下,需征得属地政府同意。业内人士透露,申花和海港近期走访了金山、昆山、苏州、盐城甚至大连等地,但因疫情防控等多重因素,均未能实现。
在第三方赛区的选择上,主办方曾考虑大连和海口两个赛区。这两个赛区在防疫工作、交通、场地条件、接待能力等方面均符合中超赛事要求。在赛制调整前,两赛区还计划与梅州赛区联合举办中超联赛剩余三个阶段的赛会制比赛。
但大连和梅州赛区各自拥有一支中超球队。若将第三方赛区设在这两地之一,且涉及两地球队的比赛,那么参赛球队实际上将增加客场赛事。
除了确保比赛公平竞争,防疫措施也是主办方选择第三方赛地的关键考量。由于国内各地防疫政策存在差异,赛区的选择还需考虑各队城际间往来的便利性。这也是海口赛区成为第三方赛区的理由。
尽管海口近期发生疫情,但已得到有效控制。截至7月25日,当地已连续9天无本土新增病例。然而,海口天气多变,时而高温酷暑,时而风雨交加,这对北方球队来说是个挑战。
对申花而言,无法在虹口足球场进行比赛,对球队和球迷都是一个巨大损失。球队失去了主场优势,球迷也无法在家门口观看中超赛事。而虹口足球场最后一次热闹的夜晚,还是2019年足协杯申花夺冠的夜晚。
上周,申花队已集结康桥训练基地。正值三伏天,球队的耐热训练也在为海口赛区的比赛做准备。但海口的高湿度会让运动员感觉更加炎热。足球比赛体能消耗大,体温升高会影响肌肉运动能力,球队在备战时还需注重适应气候。
附:已获批准的11家俱乐部主场信息
山东泰山:济南奥体中心
广州队: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体育场
长春亚泰:长春体育中心
广州城:越秀山体育场
河南嵩山龙门:郑州市航海体育场
武汉长江:武汉市五环体育中心
武汉三镇:武汉体育中心
梅州客家:五华县惠堂体育场
浙江队:湖州市奥体中心
成都蓉城:凤凰山体育公园专用足球场
大连人:普湾体育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