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日本媒体《产经新闻》针对中国足球进行了犀利点评,指出中超联赛正逐渐侵蚀着一项运动的精髓,国足球迷文化濒临崩塌边缘。
回顾上个月2022赛季中超首轮,山东泰山队与浙江队于海口赛区展开了一场视觉与激情的碰撞。两队外援云集,比赛节奏紧凑,教练在场边挥舞着手臂,球员在场上激烈对抗,每一次触球都充满期待。然而,在这看似完美的表象下,却似乎缺失了某种灵魂。尽管受新冠疫情影响,球场观众稀少,但那股难以名状的空洞感依然弥漫。球迷在看台上挥舞着鲜艳的旗帜,球员在场上奋力拼搏,裁判的哨声此起彼伏,似乎足球比赛的一切元素都已具备,却无法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产经新闻》直言,中超多年来一直试图吸引国际观众,但如今在电视前观看,却更像是一场空洞的营销盛宴。
《体育超级大国》作者马克-德雷尔指出:“近年来,中国足球的球迷文化几乎被摧毁殆尽,人们对于中超的热情不复存在。”
为何全球最大的足球市场无法点燃人们对足球的热情?
《产经新闻》分析认为,中国足球的发展并未落到实处,那些关于未来的计划大多停留在纸面上。中超联赛兴起时,虽然引进了许多知名球星,如特维斯,但他们在中超的表现却十分平庸,甚至对中超的评价并不高。专家威尔逊表示:“中超显然尚未实现其目标,成为一场成功的联赛,为整个中国足球做出积极贡献。”
《产经新闻》指出,中超的大量投资源自房地产公司,但房地产困境时,足球俱乐部也受到影响,部分球队甚至破产。足球文化需要数十年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也无法用金钱买到。当前的中国足球仍缺乏灵魂,缺乏来自球迷内心的、社区的、充满真实与激情的街头气息。专家威尔逊评析称:“中超无法像正常足球联赛那样运行,因为它是由外行人管理,而非懂足球的人。因此,中超不断地被与足球无关的政策破坏和贬值。”
马克-德雷尔表示:“在中国,对足球的热情依然存在,但目前的形势却不容乐观,中国足球正陷入一片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