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足球王国中,首席法律顾问埃米洛·西尔维罗透露,世界足球联合会球员基金在保障困难球员权益上扮演了关键角色。展望未来,与世界足球联合会指导委员会携手,我们将继续为足球运动的核心力量——球员提供坚实支持。同时,我国近年来也在不断强化法律体系,致力于解决球员薪酬拖欠这一棘手问题。

近期,我国三名注册于国家足协的球员成功获得近10万美元的补偿,引发了国内广泛关注,并为受欠薪困扰的球员带来了新的希望。这一事件也激发了一些球员向世界足球联合会提出类似要求。
然而,世界足球联合会的公告并未明确指出这三位球员究竟是我国本土球员还是外籍球员,且缺乏个人信息和身份证明,使得对于大量受欠薪的我国球员而言,该事件缺乏直接参考价值。实则,世界足球联合会的公告旨在传递一个信息:全球范围内遭受欠薪的球员可能并不少见,世界足球联合会也正以实际行动帮助部分球员解决讨薪难题。

深入查阅世界足球联合会相关文件,我们发现一个残酷的事实:绝大多数我国受欠薪球员实际上不符合向世界足球联合会球员基金申请补偿的条件。根据去年6月发布的《世界足球联合会球员基金规程》,只有符合以下五项规范的球员才有资格申请补偿。
这五项规范包括:
- 球员与俱乐部在雇佣合同中明确薪酬数额,且被全部或部分拖欠。
- 球员已收到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最终裁决,无法从原俱乐部获得全部或部分薪酬。
- 俱乐部已被相关机构认定无法通过法律或常规途径追回欠薪。
- 俱乐部已在其所属会员协会发表最终裁决,或无法执行上述裁决。
- 球员已耗尽所有国家级或世界级体育与司法程序,无法通过正常法律途径追回欠薪。
若球员符合上述五项条件,可前往世界足球联合会官方网站填写相关信息,正式提出补偿申请。申请经世界足球联合会和世界球员工会联合组成的“指导委员会”审查后,将做出最终决定。
对照上述五项规范,我们发现目前我国受欠薪球员绝大多数都不符合条件。因为多数受欠薪球员的俱乐部仍存在,属于国家足协注册,且正备战新赛季的联赛,不符合第三项规定。此外,即使像贵州俱乐部这样的未通过准入规范的俱乐部,由于缺乏国家法律机构的最终裁决,球员也无法提供证明材料,因而同样不符合条件。
尽管世界足球联合会在4月7日的公告中提到三名注册于国家足协的球员获得补偿,但具体条件仍需进一步了解。不得不说,我国足球司法领域仍处于空白,足球发展还需在法律层面填补众多空白。此外,世界足球联合会球员基金是世界足球联合会与世界球员工会共同推出的项目,而我国足球发展至今,相关组织尚处于筹备阶段,球员权益保障仍需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