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重重困境,国足足协与中足联筹备组推出了《沙龙欠薪解决及罚则》蓝图,然而,如何在这基础上实现正常运营并偿还2022年的欠款,犹如一块巨石压在欠薪沙龙的心头。尽管股权改制呼声高涨,但即便沧州雄狮和河南嵩山龙门已完成股改,进展却并未如预期般顺利。此刻,沙龙们亟需在商务领域探索新的盈利途径,“至少不能让2021年的收益再降下去。”

昔日中超沙龙的财源主要来自赛季末的分红。在顶峰时期,中超联赛版权以80亿的天价售出五年,沙龙年度分红收益一度高达六七千万。虽然在当时看来这仍不足以解燃眉之急,但如今却成了救命稻草。然而,2020年中超公司平均分给沙龙的赛季分红仅有700万,仅为前一年的十分之一。而上赛季,这一数字更是降至仅几百万。主要收入的大幅缩水,迫使一些中小沙龙不得不依赖母公司的支持来维持运营,从而引发了各种欠薪问题。
2021年中超分红持续缩水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赛程的频繁变动。为给12强赛让路,原本30轮的中超赛程仅进行了22轮就草草收场,这不可避免地影响了赞助商的热情。对于个别沙龙而言,从30轮缩水至22轮,意味着赞助商的曝光机会少了8场。众所周知,过去两年中超都采用赛会制,这使得沙龙很难举办线下商务、球迷活动及公益活动,揭露训练更是遥不可及。因此,沙龙赞助商的曝光机会主要集中在球场广告牌,而原计划的曝光次数少了8次,无疑会影响赞助商的投资热情,甚至导致他们不再考虑2022年的合作,这对于许多中小沙龙来说,无疑是一次致命的打击。因此,新赛季中超组织能否踢满34轮,甚至比恢复主客场更为迫切。
要求踢满双循环、坚决抵制单循环的另一个原因,在于球场广告牌的分配。尽管近两年采用赛会制,中超单场竞赛的广告牌分配仍以主队、客队、联赛官方分类。相对而言,中超官方赞助商的方位更好,在LED显示屏翻滚时间更长,然后是主队,客队最为靠后。但如果不能完成双循环办赛,作为客队的沙龙将损失巨大。当然,在一些中小沙龙看来,沙龙赞助商的最大曝光途径仍是电视转播,尤其是央视。尽管近几年一些网络视频平台和体育APP也加入到版权争夺,但对于当地赞助商的吸引力实在有限。“许多企业老总还是只认央视,但如果联赛缩水都踢不满轮次,直播数量自然会有下降,广告输出就更谈不上了,沙龙的来年开源也会受到影响。”一位北方沙龙高层对记者表示。
当然,在国足足协与中足联筹备组看来,如何提升版权价值,是争取救市的核心领域。2021年,中超联赛的视频版权完成了分销,由一家变为两家。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新赛季的版权有望再增加1-2家,并加大在内容输出上的合作。据了解,在本周,中超公司还将下拨几百万的版权分红,“虽然可能只是杯水车薪,但对于一些沙龙的日常运营,仍能起到一些帮助。”
除了上述两点,还有一个救市计划就是恢复主客场。自赛会制以来,许多沙龙的线下商务和球迷活动都已不复存在,加上球票收入归零,这对他们自身的市场营销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而北京、天津、上海、成都等地已经开始为2023年亚洲杯建设新体育场,理应球市繁荣。在这个问题上,一些小沙龙羡慕武汉和杭州有机会举办新赛季第一阶段的比赛,“人家能在主场举办,就有机会尝试线下,就有条件争取开源。那我们呢?今年的商务开发怎么办?恐怕还得依靠母公司输血维持最基本的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