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三雄挺进亚冠战场,赛前已向国内球迷透露了真相:年轻球员将担纲主力,目的在于培养而非战绩。换言之,出征伊始,球队就已做好了接受挑战的准备,甚至可以说是做好了输球的准备。
果不其然,在已完成的亚冠赛事中,中超球队无一例外遭遇败绩,更是颗粒无收。尤其是北京国安在0-7惨败给川崎前锋后,国内媒体和球迷纷纷感到震惊。毕竟,输球可以接受,但如此惨烈的失利却让人无法容忍。于是,媒体们开始集体炮轰,矛头直指中国的青训体系。

国安的这批球员大多是准U23球员,尽管面对川崎前锋的强大阵容,广州的主力球员到来也未能扭转战局,甚至只能争取平局。然而,这场比赛川崎前锋明显并未全力以赴,而且在取得大比分领先后也不再积极进攻,否则输球数可能不止7球。但这支青训军在80分钟内竟然0射门,这实在令人难以置信。要知道,在国外,U23球员已是五大联赛的主力,像姆巴佩、哈兰德等22岁球员都已在国际足坛崭露头角,而我们的U23球员,却还需依赖足协政策才能获得出场机会。一旦有正规比赛的舞台,他们的问题便暴露无遗。

按理说,U23球员已算是成年球员,在球场上并不算年轻。我们为何要如此界定年轻球员呢?要知道,北京国安和未来国家队的主力球员都将从这批参与亚冠的球员中选拔,也就是说,这批球员就是未来国足和国安的模样。
因此,在惨败给川崎前锋之后,国内的体育媒体人和球迷们坐不住了,他们纷纷质疑,我们的青训体系究竟在做什么?

我想说,这正是为什么要改革中超的原因。持续的军备竞赛和金元政策导致球队不断砸钱购买高水平外援,最终的结果是国足只能依赖归化球员来冲击成绩。然而,一支充斥着外国球员的球队,真的代表了中国足球的水平吗?因此,限制外援、限薪等措施,才能让本土球员获得更多机会,年轻球员也能看到希望,通过提升球技来赢得比赛机会,而不是仅仅依靠炒作。

中国足球的改革仍在路上,这批U23球员正处于金元政策时期和改革之间的过渡期,他们也是改革的牺牲者。因此,我们更加期待改革后的青训体系,因为改革成果至少需要8-10年才能显现出来。在这8-10年内,中国足球只能依靠归化球员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