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英超赛场呈现出“以一敌四”的奇特格局,这背后除了英超自身庞大的资金投入,还因为欧洲大陆的四大联赛豪门及二线强队集体购买力减弱。往年能与英超分庭抗礼的西甲、意甲及大巴黎,今年都选择了保守的策略,不再大肆投资。尽管巴萨依旧砸下1.58亿欧元,但其债务危机和薪资上限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其购买力。皇马未能签下目标球星姆巴佩,仅仅引进了年轻后腰楚阿梅尼;而更换管理层的巴黎圣日耳曼,在财政公平法案的约束下,仅签下了维蒂尼亚等实用球员;尤文图斯无法引进价值5000万欧元以上的球星,不得不依靠出售德利赫特来平衡预算。
回溯至新冠疫情爆发前的2019年夏,英超、意甲、西甲的夏季转会市场投资额均超过10亿欧元,德甲和法甲的投资额也超过了今夏的50%以上。当时,16名身价超过5000万欧元的球星中,西甲三强的高价球员占据了前三位(菲利克斯、阿扎尔和格列兹曼),还有F·德容、约维奇、米利唐、F·门迪、罗德里戈等球员的交易形成了集团效应。
然而,在疫情之前,英超除了曼城外,其他豪门和中游俱乐部通常只能拥有一名重量级球星的购买力。而新冠疫情对欧洲豪门的打击远超英超,再加上北美和中东资本的持续注入,英超与欧陆四大联赛的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尽管美资也进入了米兰、马赛和罗马,但目前其购买力仍无法与英超的美资相提并论。
尽管西甲三强、意甲三强、拜仁及大巴黎等八大豪门俱乐部规模与英超六强相当,加上美资投入的罗马、马赛等二线豪门,理论上应有足够的球市投资竞争力。但皇马仍受困于贝纳布球场的翻新工程,巴萨和国米债务累累,财政公平法案限制了巴黎、尤文、米兰的购买力,转播商Mediapro的中途退出更是对法甲造成了沉重打击。
展望未来,随着欧冠扩军、全新电视转播权的推出以及欧洲足球产业的全面复苏,四大联赛豪门的购买力必将大幅反弹。但短期内,英超领先优势巨大的转播费收入仍将维持其在球市投资额上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