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足球市场的深度融合,外援的引入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自2024-2025赛季起,亚洲足球冠军联赛(亚冠)已全面放开对外籍球员的限令。国际间的联赛壁垒已被瓦解,球员流动愈发频繁,K联赛吸纳更多外援的做法似乎顺理成章。然而,这种激进的开放策略也引发了韩国足球圈的广泛争议。
近期,一场关于K联赛外籍球员制度的公开听证会在首尔举行,与会人员普遍认为改革应“循序渐进”。在会上,K联赛俱乐部工作人员、技术专家、媒体记者等业界人士就外援政策扩大的整体方向达成共识,同时也指出了需要关注的细节问题。
在积极追求外援扩容的同时,K联赛必须首先权衡潜在的诸多风险。外援配额的设定不仅是保障本土球员上场时间、激励他们进步的底线,也是防止俱乐部因过度引进外籍球员而陷入财务困境的保障。此外,K联赛还探讨取消对外籍守门员的限制,但这一变化需要“稳步推进”。
听证会上,天安U-18队守门员教练沈义善指出,由于过去专业队伍的匮乏,韩国守门员的培养受到了限制。但现在,随着专业球队的增多,他呼吁K联赛取消对外籍守门员的限制。然而,鉴于守门员在球队中的特殊角色,任何政策调整都必须格外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