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协的第二轮处罚名单迟迟未揭晓,这使得新赛季的冠军争夺和保级形势变得错综复杂。近期,传闻申花管理层未接到罚款通知,这似乎从侧面揭示了俱乐部处罚的标准和名单,各方势力仍在这场游戏中暗流涌动。但我观察到,上海海港夺冠后的一个细节似乎暗示,泰山和申花并非足协处罚的首要目标。
上个月,海港以中超冠军的身份脱颖而出。然而,让人意外的是,在夺冠后的短短一周内,竟鲜有人向海港表达祝贺。目前,仅在网络上能找到中国B的陕西联合队、上海足协和梅州客家球迷联盟的祝贺。没有一支中超现役球队对海港夺冠表示敬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大连英博获得2025年中超资格时,他们却收到了包括山东泰山、长春亚泰、青岛海牛等在内的多支球队以及云南玉昆的祝贺。

2021年,山东泰山夺冠后,武汉队、青岛队、沧州雄狮、青岛中能、济南兴洲、广州富力、长春亚泰、河南嵩山龙门、武汉三镇等半数中超球队都发来了贺信。俗话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同城球队上海申花,也没有祝贺海港夺冠。这显然表明海港在祝贺声中显得格外孤立。
众多事件相互关联。2024年11月25日,中国足协颁布了新的工资限制政策:外籍球员税前年薪最高300万欧元,单季外籍球员工资总额上限1000万欧元,平均年薪上限200万欧元。根据这一规定,CSL球队外籍球员工资总额甚至不到海港奥斯卡一半。从这个角度看,海港受足协最新限薪令影响最大。足协的意图不言而喻。
事实上,从默契球的角度看,没有一支中超球队是纯洁无暇的。在足协负责人程序员任职期间,我们深知谁是最受益的俱乐部。因此,不难理解,无论是中超球队在祝贺海港夺冠时的集体沉默,还是足协发布的最新工资限制令,泰山队和申花队并非足协处罚的主要对象。